报告:四成百强房企投资几乎停滞,拿地以国企央企占主导
8月1日,报告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,成百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6月份总成交建筑面积为7803万平方米,强房企投环比下降41%,资乎占主同比降幅近五成。停滞 从企业拿地层面来看,拿地并未较上半年出现显著变化,国企仍有近四成房企投资停滞,央企即便是报告核心城市火热地块带动整体土拍有所回暖,但拿地依旧是成百央国平等老面孔,民企持续“隐身”。强房企投 从拿地情况来看,资乎占主前7个月,停滞万科集团(:000002.SZ)新增土地建面433.2万平方米,拿地排在第一位。国企(600048.SH)新增土地建面401万平方米,(002244.SZ)新增土地建面392.4万平方米,华润置地(01109.HK)新增387.1万平方米,中海地产新增365.5万平方米。 从土地价值来看,保利发展新增土地价值631.2亿元,滨江集团新增593.8亿元,新增582.2亿元,华润置地新增549.4亿元,万科新增491.6亿元。 克而瑞认为,7月份在核心城市通过“牺牲规模、提高质量”的“让利”之下,土地市场呈现量跌价涨,同时城市间分化持续加剧。投资策略上,三四线关注度持续走低,房企投资高度聚焦于22个核心城市,1-7月百强投资金额有83%集中于22城。区域分布上,长三角吸引了50%的投资额,仍是布局要塞。 土地市场的热度呈现出分化加剧的情况。7月份,成都、广州、上海均拍出了较高的溢价率水平,但是南京、重庆、长沙溢价率均不及上轮,无锡平均溢价率也在低位徘徊,导致7月平均溢价环比下滑1.1个百分点至3.5%。 整体来看,1-7月有四成百强房企仍受制于经营压力、资金压力投资几乎停滞,拿地依旧是央国平等老面孔,民企几乎销声匿迹。在新增拿地金额TOP100中,百强房企拿地数量仅35家,占到金额TOP100的70%,主要来自TOP30中的国企、央企,这部分企业拿地金额占比接近金额TOP100的50%。在已拿地的百强房企中,民企拿地金额仅占到17%左右。 从拿地企业的类型看,央国平占主导、民企难觅的格局未变,但不同城市间略有差异:广州、上海、南京、成都等均是以央国平为了绝对主力,其中上海国央企及地方平台公司拿地金额高达95%,与高企的地价不无关系。而重庆、无锡土拍中,虽然国企央企仍较多,但民企拿地积极性略有恢复。此外,长沙次轮土拍热度不及首轮,本地国企“托底”情况也在增加,品牌房企拿地持续比例下降。 克而瑞认为,从第二轮集中供地政府不断“让利”来看,多个核心城市均采取了“牺牲规模提质量”的做法,即加大优质地块的出让,从上海、广州的二轮土拍来看,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刺激效果,但热度也仅限于“盈利空间大、质量好的”土地,且依旧是国央企占主导,民企仍毫无起色。在政策不断宽松、地块质量提升之下,热点城市的核心区域仍旧是房企补仓调结构的重点,而有能力拿地的房企短期聚焦集中供地的投资策略仍然不会改变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手机、汽车需求分化 芯片企业“失之东隅”能否“收之桑榆”
- 快讯:机场航运板块继续走弱 中国国航逼近跌停
- 美联储前副主席:短期利率至少需提高至3.5%才能控制通胀
- 美银证券:维持中远海控买入评级 目标价21.5港元
- 亚洲金融高峰论坛暨亚洲金融智库2022年会 在京成功召开
- 几十元保费,上百万保额!惠民保迭代升级,网红产品如何破解可持续难题?
- 上海城投公路在建工程复工率近7成,北横通道盾构持续掘进
- 上海1193家重点连锁超市门店恢复营业 其中220家线下营业
- SE《前线任务 1》重制版将登陆任天堂 Switch 平台,支持中文
- 汇市观潮:欧元、英镑及日元外汇市场分析
-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总经理孙冬青:中国个人养老金前景可期,金融机构需全面挖掘业务机会
- 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、副行长何兴祥被提起公诉
- 途牛Q2营收同比下降77% 净亏损扩大至1.285亿元
- 蔚来获批新交所附条件上市 境外融资道路再拓宽
- 上海近期力查保供食品违法行为,企业有这些问题将被一票否决
- 道指狂泄千点!美股大变脸!纳指大跌5%,美联储极致紧缩仍是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?
- 主流寿险、健康险皆可享受税优政策!人身险重磅利好不断,保费颓势即将大逆转?
- 交通运输部:“五一”全国水上发送旅客148.06万人次
- 上交所:推动扩大基础设施REITs试点范围
- Canalys:三星重回榜首 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.112亿台
- 搜索
-